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、图片,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。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;已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“来源: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”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百度 四、跟踪学科发展前沿,推出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北京师范大学韩在柱领衔的“脑神经系统疾病及语言障碍的语言学研究”课题组,从不同角度利用多种方法开展语言障碍的理论和应用研究,开发出汉语障碍的评估系统和汉语脑功能定位的分析方法,建立多套大型数据库,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国际顶尖期刊,影响因子总和为,为后续相关研究积累了宝贵资料;北京师范大学刘超领衔的“中国人社会认知的特征:心理与脑科学的整合研究”课题组,从心理学与脑科学整合的角度集中探讨中国人社会认知的特征,采用问卷量表、行为实验、人脑连接网络、群体交互等多种手段,系统研究在中国人社会认知的公平与道德认知过程的心理与脑机制,研究成果发表在《BrainandLanguage》上并被美国知名心理学教科书详细介绍。
亳州新闻网讯 “东边小杨庄,西边杨刘庄,把魏庄夹在正中央……”近日,在谯城区五马镇桥口村移风易俗文化大礼堂内,聚满了观看五马镇桃花源剧团“过足戏瘾,梆剧汇演”文艺汇演的村民。
“大礼堂里经常有活动,我们都愿意来参加。”桥口村村民支桂荣告诉记者,活动包括看戏、听琴书、看电影等,村民都很喜欢。
桥口村移风易俗文化大礼堂建成于2019年4月,面积400多平方米。该场地主要用于移风易俗主题宣讲、红白喜事举办、文艺汇演、理论宣讲、老年课堂等。该村把移风易俗文化大礼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有机结合,先后开展了文明新风宣讲50余场,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活动20余次,努力打通了乡风文明传播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移风易俗文化大礼堂的建设,不仅使村级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得到了提升,更是架起了党和群众联系沟通的新桥梁。”桥口村党委书记代标告诉记者。
下一步,五马镇将进一步发挥移风易俗大礼堂的引领带动作用,着力破除陈规陋习,让移风易俗“落地生根”,让文明乡风吹到每个村居,吹进群众心田。

(责任编辑:常艳敏)